九游会j9备用网址-ag九游会j9官方网站 > 范文 > 专题范文

自我-九游会j9备用网址

散文网 2023-02-22 14:40:39

  自我,通俗的理解就是个体自己。在心理学上有两个词可以用于表示自我,一是“eso”,一是“self”。“自我(eso)”的概念是由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于1895年提出的。弗洛伊德通过大量病例分析发现人的冲动、欲望、思维、情感等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发生和进行,深浅不同。这些意识层次可划分为意识、前意识和潜意识。他认为意识只是人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,更多的则是水面之下的无意识。在精神层次理论基础上,弗洛伊德又提出个体的人格结构由本我(id)、自我(ego)、超我(super-ego)三部分组成。

  自我的分类:

  1、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。

  2、物质自我、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。

  3、现实自我、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。

  4、公开自我、秘密自我、盲目自我和未知自我。

  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,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。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。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:公开的自我,盲目的自我,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。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,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,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。

  人本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

  以比勒、马斯洛、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认为,人天生存在着一种发展潜能,人的发展潜能的逐渐现实化和整合的过程,形成了自我不断完善成熟的各个阶段。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。每个阶段的基础都取决于自我的形成和发展,一个人在任何阶段停留多长时间,甚至毕生停留在某个阶段都是可能的。

  外在化自我:在这一阶段,婴儿发展的主动和决定力量在父母身上。因此父母规定了婴儿的特性,赋予他意义,使他局限在某种作用的范围内。

  内在化自我:在这一阶段人要打破周围那些决定个人的外在力量,强调个人应有自己的自省、自我体验和发挥个人重要作用的机会。

  整合化与现实化的自我: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放弃和解放内在化自我,最终实现质上的整合化和现实化。如马斯洛和罗杰斯所说,成为一个自由和谐的,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人。

  社会角色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理论

  角色期望: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,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、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,这就叫做“角色期望”。一个人的态度、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,就可能引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。

  镜象自我: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象,从而形成“自我概念”。

  角色采择:人会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,这就叫做“角色采择”。

 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,周围的这些社会关系和他人都会根据人们的职位、个性、家庭背景等不断的提出一定的“角色期望”,而每个人都会通过“角色采择”塑造自己的自我形象,并不断向这个方向靠近。如果“角色采择”的自我形象和“角色期望”中的一样,这个人就能和谐的发展;如果不一致,个人就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应,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。


猜你喜欢

2023延迟退休年龄表(详细版)
2023延迟退休年龄表(详细版)
常用人生感悟好句(精选46句)
常用人生感悟好句(精选46句)
游戏实名注册身份证号,网上游戏身份证号码
网站地图